• 5个月的宝宝的发育情况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成长发育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5个月的宝宝的发育情况,宝宝体型体重:男婴约7.97千克,女婴约7.35千克。身长:男婴约66.76厘米,女婴约65.90厘米。头围:男婴约43.10厘米,女婴约41.90厘米。胸围:男婴...,以下是完整【5个月的宝宝的发育情况】原文:

  • 宝宝体型

    体重:男婴约7.97千克, 女婴约7. 35千克。

    身长:男婴约66.76厘米,女婴约65.90厘米。

    头围:男婴约43.10厘米,女婴约41.90厘米。

    胸围:男婴约43.40厘米,女婴约42.05厘米。

    坐高:男婴约43.57厘米,女婴约42.30厘米。

    发育特征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5个月的孩子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区别亲人的声音,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5个月的孩子睡眠明显减少,玩的时候多了。如果大人用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宝宝就能站直了。5个月的宝宝可以用手去抓悬吊的玩具。如果你叫他的名字,他会看看你笑。在他仰卧的时候,双脚会不停地踢蹬。这时的孩子喜欢跟人玩藏猫咪、摇铃铛,还喜欢看电视、照镜子、对着镜子里的人笑。还会用东西对敲。宝宝的生活丰富了许多。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营养饮食

    父母认为:从宝宝4个月开始,辅食添加对宝宝的发育来说更重要,此时的母乳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

    明智之举:在宝宝46个月内,一直给其喝流质食品。46个月后,宝宝需要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小块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此时补充食物母乳喂养同样重要。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则:逐渐由1种食物添加到多种,不能在12天内加23种,以免宝宝消化不良或对食物过敏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停止喂这种食物,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出现过敏,应暂不使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宝宝患病或天气炎热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日常护理

    要维护新生儿牙齿健康,首先要讲究科学喂养方法。在喂代乳品时不要放糖太多,喂食时应让小儿坐立,而不要躺着喂。奶瓶嘴应放在小儿上下牙之间,减少食物直接与牙齿接触的时间。喂食后应给小儿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乳凝块,以防被细菌发酵破坏牙齿。其次还要讲究喂食时间,一般在小儿睡醒后为好,不要睡前喂食,以免喂食小儿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牙齿得不到清洁,易发生奶瓶龋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口腔保健则应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孩子长牙以前,父母应在喂奶后或睡觉之前用温热水浸湿的纱布轻擦小儿口腔各部分粘膜和牙床,以去掉残留在口腔内的乳凝块。实践证明,这种清洁方法不仅能清洁口腔,而且能促进小儿口腔粘膜、颌骨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当牙齿萌出后,父母可用食指缠上消毒纱布,用淡盐水轻擦小儿牙齿的各面。一日数次,最好在饭后和睡前进行。上下牙全部萌出后,可用小型软质牙刷沿牙齿的缝隙上下刷,即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也可用牙刷沿牙颈部作小旋转轻刷,可配合使用可吞服的牙膏。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伤及口腔粘膜和牙龈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疾病防御

    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幼儿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必要条件,其健康活泼,皆取决于睡眠质量的优劣。正常情况下,幼儿睡眠时一般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而无声。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情况。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1、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热。可能是患有外耳道炎、湿疹,或是患了中耳炎

    2、睡前烦躁易惊醒,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且快,脉搏快。这常预示发热即将来临。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3、入睡后翻来覆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这是胃有宿食的缘故,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4、入睡后四肢抖动,睡眠不宁,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照镜子 宝宝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