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孩子看病如何介绍病情?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健康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带孩子看病如何介绍病情?,儿科病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往往自己不会叙述病情,要由家长诉说。因此,带孩子看病是门学问,医生需要从家长的叙述中,了解患儿从发病到就诊的全过程。在临床上可以见到有的家...,以下是完整【带孩子看病如何介绍病情?】原文:

  • 儿科病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往往自己不会叙述病情,要由家长诉说。因此,带孩子看病是门学问,医生需要从家长的叙述中,了解患儿从发病到就诊的全过程。在临床上可以见到有的家长叙述病情干脆利落,有的则拖泥带水,也有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简直不像是带自己的孩子看病。其实,医生要了解的主要是这些疾病从发病至就诊时的全部过程,包括主要的症状、发病的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的症状等。对于主要症状,家长应尽量说得准确,例如腹痛1小时、咳嗽1周等,而不是从奶奶家回来就发烧、从我下班回家他就肚子痛,因为医生没有办法知道孩子哪天从奶奶家回来的,或是家长几点下班回家的。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有些家长把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当做病情告诉医生,如觉得孩子咳嗽可能是感冒了,看病时不是告诉医生咳嗽的时间和程度,而是告诉医生孩子感冒3天了。实际上这不是病情孩子是不是感冒应该在检查病人之后由医生来判断。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在回答医生问题时,要尽量具体。例如:医生询问腹泻的次数,有的家长只回答每次换尿布都有医生就无法判断腹泻的情况。在病人很多、医生很忙的情况下,要求家长叙述病情既要详尽又要简练,比如医生问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发烧,有的家长回答:昨天我休息,带孩子到姥姥家玩去,去时还好好的,在姥姥家也挺好的,可回家的路上,孩子就没有精神,我以为他玩累了,也没有在意,晚上一试表,发现发烧了。其实只需回答关键的一句话昨天晚上开始发烧的就可以了。多说些和病情无关的话既浪费了时间,又对于医生的诊断治疗没有任何帮助。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家长除了要向医生介绍孩子的主要病情之外,还要介绍孩子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等。有的孩子幼儿园全托,有的孩子由奶奶或姥姥照顾,父母孩子看病前要先了解好孩子的情况,以便告诉医生,避免在医生问诊时一问三不知,如果几位家长一起带孩子看病,最好由一位最了解病情的家长向医生叙述病情,千万不要七嘴八舌,弄得医生也不知该听谁的。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可能询问一些出生时的情况,对于一些遗传病还要询问家族中的一些情况,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回答,既不要含糊其辞,也不要凭想当然来编造,听不懂的地方可以请医生稍加解释再回答,在看病时还应主动告诉医生孩子过去的身体情况,如肝肾疾病血液病等,这样医生在开药时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对这些疾病影响药物孩子曾经有过对某些药物过敏的历史更要说清楚,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慢性病或复诊时,为了使医生了解前几次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要尽量带病历本或底方,以供医生参考,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检查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另外,家长带孩子看病之前,应该先给孩子做好工作,给孩子讲清楚:你现在生病多难受啊,我们到医院请医生看一看听一听,拿点药回来吃,病就好了,就不难受了。还可以给孩子讲讲医生是怎样给小朋友看病的。总之,要让孩子有思想准备,争取得到孩子的配合。孩子本来就有病,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见到生人自然会紧张。所以有的孩子一进诊室就大哭不止,既增加诊室的噪音,又影响看病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还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带孩子看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化妆,虽然化妆后孩子显得很漂亮,却影响医生对孩子面色的观察,在向医生叙述病情时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而应让孩子面向医生,医生在听您讲病情的同时就可以观察孩子表情、面色、精神状态、营养情况等,这些对于医生诊断病情都有帮助。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一旦医生戴上了听诊器检查孩子时就要保持安静,有利于医生听诊。不同年龄孩子用药量不同,在医生开药时要告诉医生孩子的实际年龄,不要说虚岁,如果孩子最近称过体重也可以告诉医生孩子的体重,以便医生计算药量。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就诊完毕要赶快走,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场所,也是疾病交叉感染的高发区。孩子患病时,抵抗能力差,如果在医院长时间逗留,必然会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几率。因此就诊完毕,家长应收好处方,尽快带孩子安静离开。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 刘丽莉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干脆利落 病情 看病 孩子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