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幼儿的退缩行为及预防

  • 发布时间:2007-06-05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培养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浅论幼儿的退缩行为及预防,事例1:浩浩是典型的421家庭的宠儿,除了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更是疼爱有加,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小皇帝。可到了幼儿园,他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本来很活泼...,以下是完整【浅论幼儿的退缩行为及预防】原文:

  • 事例1:浩浩是典型的421家庭的宠儿,除了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更是疼爱有加,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小皇帝。可到了幼儿园,他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本来很活泼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在一旁发呆。所以他最怕上幼儿园,每次去幼儿园都会大哭一场…… 事例2:西西是一个十分乖巧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西西妈妈望子成龙,经常拿别人家孩子长处和西西作比较:“西西,看人家娇娇多聪明,多和娇娇玩会儿!”“西西,看人家闹闹多大方,你跟闹闹学学!”渐渐地,西西变得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胆小怕羞。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在家里有说有笑,活泼可爱,可是见了陌生人或是到了陌生的环境,就会变得不爱说话胆小怕羞,俨然像换了一个人。有时,他们宁可在家一个人玩玩具,也不愿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交往。这种行为,在精神医学上称为“退缩行为”。 幼儿退缩行为的产生,与家庭教育方式、环境因素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父母错误教育方式是幼儿产生退缩行为的重要原因。如上面所说的浩浩,家长平时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在家中,事事包办;在外面,时时保护。家长剥夺了幼儿生存和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的依赖性增强,觉得只有在家人身边才安全,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当幼儿到了外界环境中,不会和陌生人交往,到最后变得离群孤僻,产生退缩行为。而有些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常常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幼儿的某些行为。比如,幼儿觉得一件玩具挺好玩,于是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而家长则把这种行为看作是破坏行为,一顿批评。幼儿想干好事,打扫卫生不小心打碎了东西,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只是一味埋怨、责备。有的家长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长处作比较,如西西妈妈。这样不仅极大的挫伤了孩子求知的欲望,更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到了外界生活中,做事缩头缩脚,不敢想,不敢干,而产生退缩行为。 其次,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幼儿的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只是处理好与父母长辈的关系就可以了,除了向父母撒娇外,没有什么吵架打架的对象和机会,更谈不上和小朋友相处的经验与本领。所以,幼儿在家中是小霸王说一不二。当他们到了幼儿园,没人买他的帐,他自己又没有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本领,从而表现得胆小孤僻,产生退缩行为。 幼儿的这种退缩行为会阻碍幼儿对外界环境的探索,影响社会化的发展,不利于其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避免产生“退缩行为”呢? 一、放开孩子,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现在的许多父母把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常常为孩子包办、设计一切,孩子时刻处于被安排与被保护之中。孩子要自己吃饭,不小心把饭洒在了衣服上、地上,家长干脆喂孩子吃饭,省时又省力;早晨起床,家长急着要送孩子幼儿园再赶去上班,可孩子想自己洗手洗脸,洗不干净,衣服弄湿了,家长还得重洗……让他们自己干,家长不但不省事,还要多添麻烦,干脆替孩子干。家长的这种包办与代替,使孩子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使他们没有了主动交往的意识,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减弱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信心,使幼儿从心理上、行为上过分地依赖成人,一遇到困难就手足无措,结果导致退缩行为的产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有意地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方面,美国人对孩子教育值得借鉴,美国孩子从小就单独住自己的房间,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自己做,这样不仅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二、幼儿自信心培养 有位哲人曾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心理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当幼儿有了自信心,就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对于预防幼儿的退缩行为有很大帮助。 首先,要鼓励幼儿凡事试一试,做一做,体验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只有在实践中积累了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有所认识,从而信任自己的能力,而产生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当幼儿第一次尝试扣钮扣并穿反了衣服时,他还是会高兴地说:“我会扣钮扣了!”“我会穿衣服了!”当幼儿第一次尝试把玩具收拾整齐,听到“你真能干!”的夸奖时,他会很高兴,很自信。幼儿经过一定努力学会独立做一件事,体验到成功的一份喜悦时,就会增强一份自信心。 其次,抓住时机,正确评价。现在有些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们为孩子制定了许多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条件的目标,要求孩子实现。有的仅仅因为攀比心理,如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弹琴,能画画,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在这些方面出类拔萃,结果孩子达不到其目标。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挫伤了孩子学习求知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还容易使孩子幼儿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退缩行为。另外,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千万不要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而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打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所以,成人要善于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并以积极的态度给与赞扬和鼓励,从而强化幼儿的行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鼓励幼儿多与同龄人交往,扩大幼儿的生活圈 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只是重视幼儿自身的发展,却忽视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少家长不乐意带孩子走亲访友,不准孩子走出家门,生怕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带来麻烦,而一旦孩子吃了点儿亏,受了点儿委屈,更是心疼无比,立即训斥孩子:“谁让你和他(她)玩的?下次不准和他(她)玩了!”甚至仅仅为了防止弄脏了衣服而不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疯玩儿”。久而久之,当这些孩子走入同龄人的世界时,便如同迷了路,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自信心。不知道如何与小伙伴交流、嬉戏。他们被动地等待着有人来牵引他们的小手……许多经验表明,凡是在成人世界里长大的孩子,除了较顺从外,大多是活动能力较差,不善于交往,胆怯,缺乏独立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平时成人应多带幼儿到社会生活中去,鼓励他们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游戏,从而扩大幼儿的生活圈。 四、教育幼儿正确面对挫折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难。有的困难通过努力比较容易克服,但是有时遇到的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幼儿往往会产生消极反应,垂头丧气情绪稳定。这时,成人如果不及时地引导幼儿,幼儿就不能较快地走出失败的阴影,这样会大大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容易使幼儿出现“退缩行为”。因而,成人要及时地教育、引导幼儿,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失败,并向失败发起挑战。让幼儿知道:如遇到困难,只要努力解决了,结果并不重要。如:幼儿在滚圈比赛中,成绩不理想,得了倒数第一,此时孩子可能会非常沮丧,这时成人要及时地对孩子说:“我相信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你是好样的!我为你骄傲!” 五、正确对待幼儿的无意过失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因疏忽大意、缺乏经验、自制力差等原因而造成的危害集体或他人的行为,称为“过失行为”。他们的过失行为往往没有预谋或不良动机,所以又称“无意过失”。当孩子出现“无意过失”的时候,成人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幼儿,这样可能使幼儿遇到问题不敢去干,缩头缩脑,而形成退缩行为。 我们应注意: 要冷静地面对幼儿的无意过失行为。孩子的过失行为常令家长烦恼和气愤。一个人在恼怒中情绪易激动,处理事情就会有失偏颇。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冷静下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从孩子消极的行为中寻找积极因素,对孩子的过失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 要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年幼孩子的无意过失行为是难以避免的,成人宽容这种行为的同时也应指出孩子错在什么地方,让孩子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同时,还应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 成人还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减少幼儿无意过失行为的发生。孩子年幼,是在成人提供的环境中活动的,成人应净化孩子的周围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活动场所避免摆放妨碍孩子活动的物品,如将尖锐、锋利的物品收藏起来等。另外,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防止幼儿消极模仿。 综上所述,“退缩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很大,如不加以预防,就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或家长,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防患于未然,如发现问题,则“对症下药”!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健康、茁壮地成长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幼儿园 预防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