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的“儿童购物狂”?

  • 发布时间:2010-04-17 转载:育婴百科网 分类:宝宝心理 热度:加载中

欢迎光临育婴百科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育婴知识文章是: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的“儿童购物狂”?,琳琅满目的商品诱惑,无孔不入的广告催眠,深情款款的消费暗示,物质的力量简直无处不在,我们渐渐丢失了对朴素生活的乐趣而热衷于追求物欲享受,铺天盖地的儿童消费广告,连天...,以下是完整【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的“儿童购物狂”?】原文:

  • 琳琅满目的商品诱惑无孔不入的广告催眠,深情款款的消费暗示,物质的力量简直无处不在,我们渐渐丢失了对朴素生活的乐趣而热衷于追求物欲享受,铺天盖地的儿童消费广告,连天真无邪的儿童,也开始被卷入到消费主义的时代潮流中。一个社会学家笔下的吞世代消费群体正在当下的中国出现。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中国4亿儿童陷入物欲症

    当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儿童消费已经成为他们最强劲的利润增长点时,人小钱大的吞世代已经出现在中国父母们面前。他们的消费能量强大到足以撬动国家GDP,但他们过早被物与欲包围的世界,以及他们身后这个被消费主义塑造出来的社会,又无法不让人感到忧虑。

    来自11个国家的调查发现,8岁至14岁的少年已经具有独立的品牌偏好,并受发达的媒体影响,平均一年吞下4万个广告,控制和影响父母60%的消费选择。他们决定着全球每年3000亿美元的消费,并影响1万亿美元以上的消费选择。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儿童人均年消费早在几年前就已高达10700元,而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781元。

    11岁的小大人

    在《南方周末》上刊登了一则11岁的“小大人”的故事小大人萌萌因为妈妈在白天逛街时拒绝为自己看中的一款名牌吊带式童装买单,哭了整整5小时之上,而妈妈马菁手臂绕着膝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是无奈或是沮丧还是不解?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但马菁懒得去想这些。很明显,今天她必须再次用妥协来换取和平。母女俩中午都只是吃了一点烤香肠和铜锣烧,再这样下去,孩子不哭坏,也会饿坏。

    难办的是,萌萌的交涉手法并非撒娇耍赖蛮不讲理,在把自己关在门里之前,她像一个真正的16岁问题少女一样靠在门口,咬着嘴唇一个字一个字地对马菁说:妈,你没有权力干涉我自己的选择。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母女俩之前的一次次角力中,萌萌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儿童口红指甲油、胸衣、坡跟鞋和芭比娃娃

    说实话,萌萌绝不是她的小伙伴中表现最过分的。马菁的一个同学在上海某大学教书,前两天来访时聊到他正在上小学5年级的孩子,说小孩在放学路上,坐在他花30万元新买的奥迪A4里,希望他能买一辆更贵的车去接他,不然就再停远一点。因为别的同学家长开来的,都是更好的车。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另一个例子来自邻居家的宁宁,这个比萌萌大一岁的小女孩,前几天因为妈妈拒绝给她买一款名牌童装,来向萌萌借500元希望自己去买,作为回报,她送给萌萌一张可以贴在脚腕上的玫瑰刺青。

    无论如何,这都与马菁记忆中的童年大相径庭。不禁感到疑惑:现在的孩子们究竟是怎么了?

    吊带式、指甲油、胸衣这难道不应该是16以上的少女才可以穿的服装吗?这会不会太性感了,也太贵了点?萌萌究竟从哪里了解了这些品牌?为什么商场儿童服装的专区里,会有这样的款式?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这不得不让大家想到是电视广告传来各种时尚元素的信息。孩子的学习很辛苦,所以,不忍心不让孩子看最喜欢的动画频道,然而,动画频道的广告频率极高且时间极长。全部是针对少年儿童的消费类广告,各种吃的、喝的、玩的,琳琅满目。广告片制作得极其精美,人物都纷纷作活力、青春、欢乐状。孩子看完,有时就会于不经意间说,这个真好!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时代,很自然地,这种物质主义也传染到儿童群体中。在中国,物质主义尤其邪门,其传染到儿童群体的速度也就尤其惊人。

    三代儿童消费状况

    60年代的儿童没钱消费也没有地方消费;70年代的儿童有了零食,有了小人书,也有了电视电影;80年代的儿童不缺物质也不缺时间,他们有了洋娃娃,有了游戏机,也有了刚冒出头的兴趣班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60年代 没有消费概念,也没消费的地方

    本世纪60年代,在物质匮乏的社会,家里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偶尔卖点小商品,就会背上资本主义尾巴的罪名。

    艰辛年代里紧巴巴地过着日子,那时孩子的衣裤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上有很多补丁穿件新衣服成了奢望。如果过年能得到父母用一些不要的布料或旧衣服改成的新衣,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玩具就更没有买的概念了,全都是自己做。女生喜欢放风筝、跳皮筋,男生则迷上了弹弓。我春天最喜欢放风筝,找上一段竹片再加上几张已用过的作业本,就可以糊出一个风筝。男孩子用一根铁丝和一些橡皮筋,就可以做一件像模像样的武器。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我还是觉得童年比较幸福,这也许跟我们出生时就带有红色烙印有关,从小就被要求奉献,继承光荣传统,所以我对消费的感觉就像电影《列宁在1918》里的那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对未来,我们那代人都有一种等待的幸福感

    70年代 有零食,有小人书,也有电影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文革过后,社会主义建设逐步重新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当时零食很便宜,比如糖一分钱一块,盐花生两分钱一小袋,冰棍5分钱两根,棉花糖5分钱一团。随着政策的放松,做小生意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过年,除了可以穿新衣服父母还会给压岁钱。平时每个星期也有零花钱买一些文具,比如一支铅笔1分钱,一个橡皮2分钱。当时的小人书迷住了不少童心,像《说岳》、《西游记》、《三国演义》、《丁丁的故事》。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电视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谁家有电视,整栋楼的邻居晚上都会跑去看,看《血疑》、《霍元甲》等,随着物质越来越丰富,小人书电视走进大家生活的同时,电影来到了身边,5分钱看一场电影,这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刻。当时,无论什么电影,都是场场爆满的。

    80年代 娱乐盛行,不缺物质也不缺时间

    出生在这年代的孩子,在经济上可比以前富裕得多,一天有两元的零花钱的也不足为怪,零花钱的一大半是贡献给学校门口的流动小贩和校园内的小卖部。我还记得有2毛的筷子糖、1毛的陈皮、1毛钱的酸梅粉、5毛的大大泡泡糖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1元一包的跳跳糖,就是将一些糖渣渣放进嘴里,就会乒乓跳个不停的那种糖,有时为了吃跳跳糖。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在玩的方面,女生除了跳皮筋跳绳,就是过家家了,洋娃娃也很常见,但也并非容易得到,或许还得磨上父母两个月呢!

    在玩方面,男孩女孩差别很大,比如大我2岁的哥哥,在他读六年级的时候,亲戚给他买了一台接近千元的游戏机,绝对是当时最贵的玩具,每到周末,他家都会来很多小男孩打俄罗斯方块游戏。那时的男生看漫画书,2元一本《圣斗士星矢》和《七龙珠》等。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过年是孩子们最欢腾的日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新衣服新鞋子已成为一种过年习俗。我还记得,三、四年级时流行的白色旅游鞋或沙滩鞋。压岁钱每年能收二三百元,初中时,一年能收500元,出去学费后,自己也能留下50或100元。

    现在想来,玩真的是我们童年的主题,作业不多,也没有现在各类的兴趣班,我们这一代并不缺乏娱乐活动,也不缺少物质条件和时间。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是广告绑架了孩子

    80年代之后,当电视走进千家万户那一刻开始,广告就刺激着每一个人的大脑,连天真无邪的儿童也被卷入其中。1980年到2004年,美国厂商针对儿童所支出的广告费,从每年1亿美元激增至150亿美元。而如今,孩子们关注品牌、购物自主意识提高等现象,与今天的媒体发达、孩子早教普及与经济全球化等都有密切关系。父母们常常为孩子层出不穷且不易应付的购物要求感到纳闷,其实,这些吸引了孩子注意力的产品背后,是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合谋对孩子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 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广告创意网住孩子

    任何一种商品都有它预期的目标消费者,当广告创意者接到儿童消费品客户的订单,他们首先要了解客户的目的:产品是卖给谁的?

    在儿童消费品市场,虽然儿童是最直接的消费者,但对相当一部分产品来说,真正实现购买行为的是家长。还在襁褓牙牙学语婴儿妈妈们自然是奶粉商、童装商们竭力拉拢的对象。一般来说,学前婴幼儿的消费几乎完全依赖父母的决策,父母们充分享有为孩子花钱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可当孩子们进了幼儿园后,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关注电视,关注广告,也有了来自伙伴的信息渠道。家长、老师能够起到的诱导作用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日益减弱,倒是伙伴中的潮流越来越影响他们的判断和选择。
    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到了10岁左右,孩子开始会关注自己,形成自己的个性需求和消费习惯,甚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意识。这时,可能口口相传的力量就要强于广告的狂轰滥炸。再大一些,他们会有一定数目的零花钱,在一些费用不是很高的产品购买上拥有决策权,家长的意见往往还不如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举着某产品冲他们一笑效果明显。而当孩子心理日渐成熟,喜欢刻意模仿成年人的外表和行为时,仍然以哄小朋友的姿态试图给他们看上去很美的产品,只能使他们反感和拒绝,因此,儿童类的休闲食品直接挑逗他们的购买欲。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最近,趣多多饼干的电视广告换了新版本:一排饼干小人在路上一边开着车旅行,一边快乐地唱吃了我吧宝贝,一只手一次次伸过来将饼干小人一个个拈走,直到最后拿走司机,歌声到此戛然而止。

    新奇有趣的人和物以及故事情节、亮丽的色彩、明快的音乐、易学易记的广告词,已足够虏获他们的心,但要打动更为宽泛的目标群体,单靠卡通人物形象和耍赖式的妈妈我要喝远远不够。为此,广告创意者要动用成年人的复杂心思,通过细节设置传递更多能微妙迎合各年龄段心理的信息。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这样的创意所传递的新奇、趣味快乐都是显而易见的,大人们也会欣然为这些小饼干们付账,但他们很难意识到,孩子想要趣多多,或许并不只是喜欢它的口味,或者想获得广告营造的吃饼干时轻松愉悦的感觉。其实,饼干小人和伙伴们在一起、没有大人的陪伴、开车旅行等细节,都是新一代独生子女们渴望却无法实现的场景。 来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自网络

    正是这样颇有深意的创意细节,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和认同感,将他们的心和购买欲望牢牢锁定在品牌和产品上。相比之下,选择流行、优秀的偶像明星作为代言人现身说法,要算最没创意的了。

    播放时间网住孩子

    电视是儿童消费品广告首选的主要媒介,因为孩子们往往是最重量级的观众。相比没有电视或者每天只能看一小会儿动画片的父辈们,现在的孩子们很难享受各种户外游戏的乐趣,却拥有了为他们全天播出的卡通频道,他们对电视的依赖显著增强。
    本文源于网络www.bbcms.net转载


    于是,精明的广告商常常会将广告在动画片播出前后的时段投放,这样,不但能借助孩子们盼望动画片播出时集中的注意力,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正在播出的动画片也是孩子们互相交流的主要话题,他们讨论的内容会很自然地延伸到动画片前后播出的广告产品上,将电视广告传播进一步拓展为口口相传。如果产品或广告还能与动画片的内容相结合,对孩子们消费欲望的杀伤力就将更上一层楼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成功的儿童消费品广告,就像一条金光灿灿的锁链,每一环都有着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布局,当广告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那一刻,啪嗒一声,锁头合上,就牢牢圈住了孩子的心。当然,跑不掉的还有父母长辈们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家长的正确引导才是关键

    相信很多家长得知儿童物欲症之说时大跌眼镜,随之而来的便是苦恼,想到想方设法阻止孩子看广告,不过在信息时代里也许不可能。可能又有很多家长正在忙着让自己的孩子跟着电视广告赶时髦。当然影响孩子品牌认知因素不只是电视文化,还有所处的周边环境
    本文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当下有专家和学者物欲症的提法持赞成和反对观点。因没有更多的直接证据证明现代生活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购物狂”。社会提供的产品丰富了,选择出现了多样性,如果涂指甲油问题,那么它将来自然会被淘汰,但在此之前,物欲症之说并不合理。赞成派认为,孩子本质上是一群容易痴迷的人,只是商业链条的被影响者。在传统的零售渠道上,他们的消费受限,并不容易导致消费狂。但从国内到国外,现实消费中很多产品正在使用最新的营销手段来突破这个壁垒,这确实会导致孩子的消费狂。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我想,不管物欲症之说是否成立,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刺激孩子幼小心灵的时候,不可否认其对孩子物质认识的影响,因此家长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良的好价值观和物质意识,抵御物质主义占领儿童心灵。
    来源于网络bbcms.net转载


    来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吧>>>


  • 育婴百科网提示本文Tag:无孔不入 中国 


    免责声明:本站育婴知识内容均转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育婴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育婴知识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育婴知识版权归其所有者所有,育婴知识所有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育婴知识最新评论 返回育婴知识首页>>